老人配戴助听器初期多数效果不满意,需要有专门的训练和指导才能达到听觉康复的目的。助听器是一种辅助装置,它能帮助人们听到声音,从而帮助人们学习语言,但不能代替人们学习掌握语言。助听器的作用是让我们“听到”声音,而“听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听得清楚)声音则是由大脑的语言识别系统来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首先,助听器可以将声音信号放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者感受到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太小的声音不容易听清;其次,助听器可以按照使用者的听力损失情况有选择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比如,对高频听力损失重的患者,高频多放大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助听器(HearingAid)是一种供听障者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时代:手掌集音时代、炭精时代、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数字助听器时代。人类实用的“助听器”可能是听障者自己的手掌。将手掌放在耳朵边形成半圆形喇叭状,可以很好地收集声音。虽然这种方法的增益效果仅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助听器,但是,这是自然的助听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掌来集音的情况。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如何选择助听器呢?选择功率,听力损失程度往往能决定选配助听器的效果和助听器的使用寿命,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者在近距离对话时还可以,但会出现部分误听,助听器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效,提高言语可懂度,获得较大的满意度,中重度听力损失者能听到大声和近的声音,助听器技术应用,甚至能听到某些环境噪音,但分辨率差,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并不理想,对环境噪声较敏感,对降噪要求较高,重度听力损失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其残余听力和程度,即使带上助听器,主要还是借助于其他感官来帮助听声,只能判断有无声,而无法听懂声音内容,前沿技术,效果差。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